非金融专业成功申请哥大金融master有感
——一个过来人对非金融专业转金融的经历
最近有太多数学系的学弟学妹问我申请金融master的经历,我就在这里写一篇文章讲讲我转金融的经历。
我是来自一位上海普通211大学的数学系的学生,我相信有很多数学系或者说是很多非金融专业的大学生都有着一颗对金融行业憧憬的心,我也不例外,尤其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金融气氛的上海。在短暂的大学四年了,遇到太多数学专业、物理、机械专业等的学生说,靠着自己的一个数理头脑进入到金融行业,但现在反观过来,又有多少学生最后真正进入了金融行业,又有多少原来满怀壮志的金融奋斗者最后无奈地称为了“码农”……今天希望能通过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与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从一个普通211大学的非金融专业的学生转型进入到金融行业。
其实金融行业本身并不产生任何价值,我也认为金融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的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有太多的虚无与飘渺,外行人看起来很光鲜,内行人有时候也深感无奈,从事金融行业会将这个社会看的很淋漓尽致,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在这个行业被无限放大,金融需要有很活跃的头脑和高度的资源整合能力。
言归正传,很多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想到转金融行业的第一反应是,先读个金融硕士或者说出国读个金融相关专业的master,由于厌倦了国内的填鸭式教育,在大二的时候,我开始准备去美国读一个金融相关的master,于是就开始准备出国的材料。
总所周知,出国基本的材料,大学成绩(绩点),1份ps(personal statement),1份托福成绩、1份GRE成绩,2份推荐信,1份实习证明,似乎这些都是大家必备的材料,缺一不可,如果能发表文章,能获得一个国际奖项,当然为自己的申请之路锦上添花,但是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尤其在国内这种缺乏科研大环境的背景下,要充当一个第一第二作者,没有一点“实力”,没有一点“背景”真是难上加难。
托福和GRE的成绩都是硬实力,分数是实打实的,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通过勤奋的补习,把分数刷出来。如果要申请好的学校的话,托福100,GRE320以上是必须的。但这分数,你有,别的申请者也会有,想要好的学校录取你,我感觉关键还是在ps上要体现出你的优势,因为本身非金融专业要申请金融专业,在ps中除了要体现我自己的数理能力的时候,又要展现自己金融的知识不逊于本身是金融专业的学生。很多学生会在自己的ps中把自己吹的天花乱坠,说自己的金融知识扎实,实操经验丰富……你要知道的是,中国每年有近10w的学生申请出国留学,国外的导师看中国学生的ps都是懂中国学生的心理和实际情况的,不是你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的,需要有实际的内容来证明这点,于是就有了实习证明和推荐信,很多人都以为ps就是ps,推荐信就是推荐信,实习证明就是实习证明,其实这是错的,所有的申请材料都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比如,我在ps中用一段话说我的数理能力强,那么我就拿出我大学数理成绩来support这段话;我说我的语言逻辑都过关,那么就拿我的托福和GRE成绩来support这些;我写道我在数理能力和语言都有一定优势的同时,我的金融背景也要胜过本身就是金融专业学生的时候,我就拿出我的金融实习证明和推荐信来support这些内容。老外都是很讲逻辑,讲因果关系的,没有因果的胡乱吹牛老美是不会理会的。
于是我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疯狂找金融实习,投了很多简历,很多实习的要求都是金融专业、大四,甚至有些还要求性别,女,我擦!都直接扼杀了我的梦想。无奈之下只好找学长推荐,学长告诉我市场有一些机构可以送学生到金融公司实训,可以拿到实习证明和推荐信,哎,我只能说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于是我开始在网上寻找一些这类机构,看到几家这类机构,比如吉度、Mr.Finance、睿拓环球等,从网上看都大同小异,还搜索到几家公司的负面消息,我就不举例了,做学生市场都做出了负面消息=。=这些项目有去香港的保险公司、外汇券商,也有去美国的,也有上海的,不知道靠不靠谱也就没有理会。正好一次在去学校食堂的路上,看到学校官方海报写道Mr.Finance的创始人Frank和CEO William来我们学校做公益讲座,听了他们讲座,Frank讲金融行业分析,William讲大学职业规划,感觉讲的内容都超级干货,深深被Frank的逼格和William的亲和力吸引,讲座结束后再跟他们沟通了解了吉度和睿拓环球都是北京的公司,Mr.Finance是上海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真是一场公益讲座打消了我所有的顾虑,果断报名参加了他们的上海项目。
Mr.Finance上海项目参加培训的公司是上海FXCM,FXCM是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商,本以为一周的时间有点短,参加完才知道,幸亏只有一周时间,不然得累趴下,项目期间强度非常大,每天接受非常大的信息量,晚上还要在房间里看盘看到2-3点,真是短短一周时间接触了变幻莫测的金融外汇市场,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感觉比我在学校学习一年的东西还要多,同时也拿到了世界顶级金融公司的实习证明,而且外汇在中国的市场的前景我就不多提了,早在两年前,我们在FXCM那间的办公室里,已经讨论了人民币加入SDR的时间和对后续的影响,如果你是前几周才知道的这个消息,那是不是有点太晚了。另外那里的导师都是实战分析师,我就是拿他们教我的内容用在了我的毕业答辩上,深深折服了我们的系主任!当然可能是我们系主任是数学专业的,但是我能给一个非金融专业的导师一种金融非常专业的感觉,也是深深的自豪感。因为项目期间发了几张朋友圈,后来很多学弟学妹都找我申请这个项目,另外说多说句,这个项目就是针对零基础的学生的,不要担心自己不够格参加,我每次都把学弟学妹推荐给他们的市场负责人吕老师(微信lvhao736911)很负责的一个市场负责人,超级靠谱,我的实习证明就是他帮我申请拿到的!
再跟大家科普下这类机构,我想对于那些想申请出国但缺少实习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参加价值的。
这类公司提供的项目是收费的,由一些专业从事相关业务的教育公司组织策划,一般是输送内地大学生去海外一些知名的金融相关企业参加实习,类似于游学,好处是有机会实地感受到金融发达地区的公司氛围,直接接触到公司高层并从宏观上了解金融业的运作体系,最后是和志同道合的同龄人建立潜在的人脉网络。说到人脉网络,上次我参加的上海GIT项目让我在国内各个知名的城市都有了认识的小伙伴,大连、北京、重庆、广州等等,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地导”指导,感觉还是不错的。最后在这里感谢下我的带队老师,KK,超级可爱的马来西亚欧巴!
最后,T 102, G324, 绩点3.34(数学系伤不起),一份fxcm的实习证明,一份在职金融导师的推荐信和系主任的推荐信,成功录取了哥大~
——一个过来人对非金融专业转金融的经历
最近有太多数学系的学弟学妹问我申请金融master的经历,我就在这里写一篇文章讲讲我转金融的经历。
我是来自一位上海普通211大学的数学系的学生,我相信有很多数学系或者说是很多非金融专业的大学生都有着一颗对金融行业憧憬的心,我也不例外,尤其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金融气氛的上海。在短暂的大学四年了,遇到太多数学专业、物理、机械专业等的学生说,靠着自己的一个数理头脑进入到金融行业,但现在反观过来,又有多少学生最后真正进入了金融行业,又有多少原来满怀壮志的金融奋斗者最后无奈地称为了“码农”……今天希望能通过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与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从一个普通211大学的非金融专业的学生转型进入到金融行业。
其实金融行业本身并不产生任何价值,我也认为金融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的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有太多的虚无与飘渺,外行人看起来很光鲜,内行人有时候也深感无奈,从事金融行业会将这个社会看的很淋漓尽致,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在这个行业被无限放大,金融需要有很活跃的头脑和高度的资源整合能力。
言归正传,很多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想到转金融行业的第一反应是,先读个金融硕士或者说出国读个金融相关专业的master,由于厌倦了国内的填鸭式教育,在大二的时候,我开始准备去美国读一个金融相关的master,于是就开始准备出国的材料。
总所周知,出国基本的材料,大学成绩(绩点),1份ps(personal statement),1份托福成绩、1份GRE成绩,2份推荐信,1份实习证明,似乎这些都是大家必备的材料,缺一不可,如果能发表文章,能获得一个国际奖项,当然为自己的申请之路锦上添花,但是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尤其在国内这种缺乏科研大环境的背景下,要充当一个第一第二作者,没有一点“实力”,没有一点“背景”真是难上加难。
托福和GRE的成绩都是硬实力,分数是实打实的,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通过勤奋的补习,把分数刷出来。如果要申请好的学校的话,托福100,GRE320以上是必须的。但这分数,你有,别的申请者也会有,想要好的学校录取你,我感觉关键还是在ps上要体现出你的优势,因为本身非金融专业要申请金融专业,在ps中除了要体现我自己的数理能力的时候,又要展现自己金融的知识不逊于本身是金融专业的学生。很多学生会在自己的ps中把自己吹的天花乱坠,说自己的金融知识扎实,实操经验丰富……你要知道的是,中国每年有近10w的学生申请出国留学,国外的导师看中国学生的ps都是懂中国学生的心理和实际情况的,不是你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的,需要有实际的内容来证明这点,于是就有了实习证明和推荐信,很多人都以为ps就是ps,推荐信就是推荐信,实习证明就是实习证明,其实这是错的,所有的申请材料都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比如,我在ps中用一段话说我的数理能力强,那么我就拿出我大学数理成绩来support这段话;我说我的语言逻辑都过关,那么就拿我的托福和GRE成绩来support这些;我写道我在数理能力和语言都有一定优势的同时,我的金融背景也要胜过本身就是金融专业学生的时候,我就拿出我的金融实习证明和推荐信来support这些内容。老外都是很讲逻辑,讲因果关系的,没有因果的胡乱吹牛老美是不会理会的。
于是我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疯狂找金融实习,投了很多简历,很多实习的要求都是金融专业、大四,甚至有些还要求性别,女,我擦!都直接扼杀了我的梦想。无奈之下只好找学长推荐,学长告诉我市场有一些机构可以送学生到金融公司实训,可以拿到实习证明和推荐信,哎,我只能说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于是我开始在网上寻找一些这类机构,看到几家这类机构,比如吉度、Mr.Finance、睿拓环球等,从网上看都大同小异,还搜索到几家公司的负面消息,我就不举例了,做学生市场都做出了负面消息=。=这些项目有去香港的保险公司、外汇券商,也有去美国的,也有上海的,不知道靠不靠谱也就没有理会。正好一次在去学校食堂的路上,看到学校官方海报写道Mr.Finance的创始人Frank和CEO William来我们学校做公益讲座,听了他们讲座,Frank讲金融行业分析,William讲大学职业规划,感觉讲的内容都超级干货,深深被Frank的逼格和William的亲和力吸引,讲座结束后再跟他们沟通了解了吉度和睿拓环球都是北京的公司,Mr.Finance是上海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真是一场公益讲座打消了我所有的顾虑,果断报名参加了他们的上海项目。
Mr.Finance上海项目参加培训的公司是上海FXCM,FXCM是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商,本以为一周的时间有点短,参加完才知道,幸亏只有一周时间,不然得累趴下,项目期间强度非常大,每天接受非常大的信息量,晚上还要在房间里看盘看到2-3点,真是短短一周时间接触了变幻莫测的金融外汇市场,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感觉比我在学校学习一年的东西还要多,同时也拿到了世界顶级金融公司的实习证明,而且外汇在中国的市场的前景我就不多提了,早在两年前,我们在FXCM那间的办公室里,已经讨论了人民币加入SDR的时间和对后续的影响,如果你是前几周才知道的这个消息,那是不是有点太晚了。另外那里的导师都是实战分析师,我就是拿他们教我的内容用在了我的毕业答辩上,深深折服了我们的系主任!当然可能是我们系主任是数学专业的,但是我能给一个非金融专业的导师一种金融非常专业的感觉,也是深深的自豪感。因为项目期间发了几张朋友圈,后来很多学弟学妹都找我申请这个项目,另外说多说句,这个项目就是针对零基础的学生的,不要担心自己不够格参加,我每次都把学弟学妹推荐给他们的市场负责人吕老师(微信lvhao736911)很负责的一个市场负责人,超级靠谱,我的实习证明就是他帮我申请拿到的!
再跟大家科普下这类机构,我想对于那些想申请出国但缺少实习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参加价值的。
这类公司提供的项目是收费的,由一些专业从事相关业务的教育公司组织策划,一般是输送内地大学生去海外一些知名的金融相关企业参加实习,类似于游学,好处是有机会实地感受到金融发达地区的公司氛围,直接接触到公司高层并从宏观上了解金融业的运作体系,最后是和志同道合的同龄人建立潜在的人脉网络。说到人脉网络,上次我参加的上海GIT项目让我在国内各个知名的城市都有了认识的小伙伴,大连、北京、重庆、广州等等,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地导”指导,感觉还是不错的。最后在这里感谢下我的带队老师,KK,超级可爱的马来西亚欧巴!
最后,T 102, G324, 绩点3.34(数学系伤不起),一份fxcm的实习证明,一份在职金融导师的推荐信和系主任的推荐信,成功录取了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