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豆瓣: 英国留学小组的讨论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659

打口碟纪录片,欢迎拍砖 (豆瓣 英国留学生小组)

$
0
0
这是一部关于打口碟的纪录短片。由于规模生产带来的低成本效益,西方唱片公司一般选择大量生产发行唱片。但除了主流歌手外,很多歌手的唱片不能被很好的消化。这些滞销的磁带或CD, 在到达一定的上架时间后,就必须下架,如果商品过期一样。唱片公司如果回收这些下架的磁带或CD,一方面回收费用会很高,并且还需要额外的仓库是存储,而再销售的机会,几乎微乎其乎。于是唱片公司选择给这些磁带和CD做打口处理,意为音像垃圾,然后把他们以塑料垃圾的身份出口到中国。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国音乐的进口有严格限制。加上经济落后,给打口碟孕育了重生的机会,重新履行传递音乐的使命。一些商人发现,这些打了口子的碟片,被许多喜爱音乐视为至宝,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一船船的碟片中淘金,打口碟的进口地广东潮阳,也被喻为“中国摇滚音乐的函授学校”。毫不夸张的说,如今成名的许多音乐人和制作人,最初的西方音乐灵感,大多数来源于打口碟。

在打口碟在中国已成为产业链的同时,西方音乐世界却对此几乎一无所知。British Phonographic Instituion和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Music 每年还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如何打入中国音乐市场,殊不知他们的音乐早已通过打口碟流传了几十年。许多中国青年追捧的偏门音乐人,或许在西方一点名声都没有。

该纪录短片走访了中国著名乐评人郝舫,音乐人王悦、伊莉娜,中国音乐学院关常新教授,普通打口碟收藏者丁念慈,唱片店老板王卓辉等。通过展示他们与打口碟结缘的故事,回顾这一段虽然地下,但是举足轻重的音乐狂欢。

该纪录短片通过One World Media 评审委员会(委员来自英国各大主流媒体)筛选,由Beyond Your World和欧盟赞助,由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李昆璐独立拍摄制作。

制作:李昆璐
摄像:李昆璐
摄像助理:曹旭
声音:陈飞琴
音乐:Kevin MacLeod
赞助:Beyond Your World (英国)
One World Media(英国)
特别感谢:
郝舫
王悦
关常新
丁念慈
王卓辉
伊莉娜
费荭

2013年6月摄于北京
预告片链接: [video src="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yNjA5OTEy.html"]
成片链接: [video src="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zNTI5OTYw.html"]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659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